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關稅: 日經:川普關稅比一帶一路更可怕 脅迫外交 反噬美國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本文刊發在日經亞洲,作者布拉馬·切拉尼是新德裡獨立智庫政策研究中心的戰略研究教授,也是柏林羅伯特·博世學院的學者。他著有九本書,包括榮獲伯納德·施瓦茨圖書獎的《水:亞洲的新戰場》。




對川普來說,貿易外交已經不再是關於市場,而是關於美國的實力。


通過把關稅、制裁和投資規則武器化,他把貿易政策變成一種強制性的國家工具,意在重新調整全球權力關系,服務於美國的短期地緣政治目標。

川普的做法讓貿易服從於地緣戰略。關稅和經濟懲罰的威脅被當作地緣杠杆,不僅用於打擊中國俄羅斯等對手,也針對加拿大、印度日本墨西哥等盟國。

他的政府甚至以國家緊急狀態為理由,使用關稅作為強制手段,顯示出在川普治下,經濟與安全之間的傳統界限已被徹底模糊。

上月底訪問東京期間,川普贊揚日本承諾購買“大量美國軍事裝備”,並表示“我們非常感謝這筆貿易”。

這句話揭示了國際經濟關系的深刻轉變。在川普執政下,雙邊貿易協定的核心已不再是關稅或市場准入,而是成為確保巨額外國投資和軍購的政治契約,把盟友牢牢綁在華盛頓的軌道上,限制了其政策自主性。

規模之大令人震驚。

日本承諾投資5500億美元,韓國3500億美元,馬來西亞700億美元,東南亞伙伴國則同意購買數百億美元的美國飛機、武器和能源產品。

日本協議甚至允許川普決定東京的資金投資方式,並規定在日本收回成本後,美國可獲得90%的利潤。


正如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·盧特尼克承認的那樣,日本將不得不“爆掉資產負債表”,通過舉債才能履行這些義務。

這些安排,本質上是偽裝成伙伴關系的經濟附庸制。日本承擔債務和金融風險,而美國則攫取利潤,並根據自身戰略優先事項支配資本流向,這肯定不是什麼商業邏輯。

在川普手中,貿易外交實際上成了以合作之名收取“貢品”的手段。

貿易也變成了一種選擇性懲罰工具。印度因進口俄羅斯石油而遭美國次級制裁,而歐盟日本和土耳其仍在大規模購買俄羅斯能源。歐盟被允許到2028年1月才逐步擺脫俄羅斯能源,假設烏克蘭戰爭提前結束,美國肯定會提出更苛刻的要求。


這樣雙標,暴露出川普的貿易脅迫源於地緣政治,而非原則。

如今,制裁與關稅威脅成了恫嚇工具,用以通過制造經濟恐懼逼迫他國讓步。這種“談判”方式讓華盛頓能在協議中占盡上風,取得嚴重不對等的結果,進一步加深他國的依賴。這種做法體現了門羅主義的復興與全球化延伸。

經濟外交與幹涉他國內政之間的界限也被打破。

川普自7月以來對巴西征收50%的關稅,並把理由與前總統雅伊爾·博索納羅的法律案件聯系在一起。

在阿根廷,川普則把200億美元的美國援助——二戰以來對單一國家最大的一筆援助之一,與總統哈米萊所在政黨在最近立法選舉中的表現掛鉤。

這種成功只會助長他在其他地方采取類似做法。

川普近期在吉隆坡訪問期間與柬埔寨、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簽署的貿易協議,展示了商業與安全目標的融合。這些國家為了讓華盛頓解除關稅威脅,同意了符合美國利益的經濟與戰略讓步。
1    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,等著您的高見呢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7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11 秒